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

基因檢測 有助胃腸道基質瘤標靶治療

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07/28/327-2630571.htm

胃腸道基質瘤是一罕見又特殊的惡性肉瘤,源自負責調節胃腸道的節律細胞-卡侯氏間隙細胞(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)發生病變。與一般上皮細胞病變的胃癌、大腸直腸癌不同,發生機率約占所有胃腸道腫瘤的1~3%,雖然每年僅約有300名新增病例並不算太常見,但因為胃腸道基質瘤屬於惡性腫瘤有很高的復發風險,所以實在不能輕忽。

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厥全表示,近十多年研究逐漸發現胃腸道基質瘤與基因突變間的關聯,80-85%是由KIT的蛋白質變異所造成,5-7%是由另一個稱為PDGFRA的蛋白質突變造成。當腫瘤的突變發生於KIT蛋白質時,經分子醫學的檢測發現絕大多來自於基因第9和11的外顯子突變,分別占突變的10-20%以及65-70%,其他少數則為13或17外顯子突變,但造成突變的原因至今仍不明。

一般常見的腫瘤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,但胃腸道基質瘤復發機率高,對化療的反應不佳,因此針對無法切除或術後轉移的情況,目前多以第一線標靶藥物基利克治療,藉由阻斷KIT蛋白質訊息傳導,停止癌細胞生長,使用後有高達83%的腫瘤反應率。

此外,根據國外研究結果,基利克對於發生在外顯子11突變的胃腸道基質瘤非常良好的治療效果;另一項大型的研究則顯示,對於較難治療的外顯子9突變的患者,當劑量由400毫克的基利克換成用800毫克的高計量來治療時,可達三倍以上的無復發存活期效果;而對其他位置如外顯子13的突變,第二線標靶藥物紓癌特則有較好的療效;至於另外一個外顯子17的突變目前這兩個經衛生署和文的藥物都沒有太好的效果。

由於不同基因突變型態的胃腸道基質瘤,對於藥物的反應不同,因此可經由基因檢測,瞭解患者基因突變型態預測治療效果,以利醫師評估適合標靶藥物及不同的劑量提供病人個人化的治療。

從過去多依賴手術的胃腸道基質瘤,到2001年第一線標靶藥物基利克的出現,目前已將復發或轉移性的患者中位存活期由19月提高到58個月。對於一些少見治療困難的胃腸道基質瘤,醫學界也正積極尋求其他的治療方式。

顏厥全醫師表示,像是與基利克一樣能抑制KIT、PDGFRA及ABL等蛋白質的另一個標靶藥物泰息安,目前有一個進行中的國際性臨床試驗,針對轉移性或無法受術切除的患者進行治療,國內也有多家醫學中心參與其中,希望瞭解泰息安與基利克在轉移性胃腸道基質瘤第一線治療的角色,期盼未來能有更多的藥物可以針對不同突變的病灶進行更”精準”的標靶治療,以造福更多患者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